小額貸款公司在寧夏的快速發展,不僅扶持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對信貸環境也起到了積極促進作
培育信貸市場、農村金融、反貧困、婦女掃盲、文化生活,如果不進行現場調研和切身體驗,恐怕很難有人會把這些和小額貸款公司聯系起來。《證券日報》記者在寧夏調查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現狀時,卻發現這些都是小貸公司順理成章的產物。
尤其是“銀行追著小貸公司赤腳信貸員跑”已經成為一種現象。所謂“赤腳信貸員”是小貸公司對員工的稱呼,赤腳信貸員深入到鄉村的每家每戶,構建的網絡客戶優勢令各大銀行分支機構望塵莫及,很多銀行的信貸員不得不走捷徑,小貸公司的信貸員走到哪里,他們就跟到哪里挖客戶。
自2006年以來,由寧夏回族自治區金融辦具體組織實施的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成效顯著。寧夏不是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試點省份,卻是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最好的省區。寧夏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實踐證明,開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有序引導了民間資本規范回流,有效遏制了民間非法借貸,有力緩解了縣域金融“貧血”,開辟了農民和農村微小企業資金需求的新渠道,是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解決農戶、各類創業人員以及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有益嘗試,對實現農村金融、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加快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寧夏推廣、發展小額貸款公司的經驗已被國內外同行譽為“寧夏模式”,成為全國的樣板。
小額信貸機構的寧夏樣板
5年來,寧夏小額貸款公司得到了快速發展,已成為寧夏金融支農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6年12月29日,由自治區金融辦牽頭,自治區紀檢委、自治區黨委政研室、央行銀川中心支行、寧夏銀監局等單位組成招標委員會,以公開招標的形式,確定了4家小額貸款公司,至此寧夏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邁開了非常關鍵的一步。
對寧夏開展的“金融反貧困”工作,回良玉副總理曾做出過重要批示:“為解決貧困地區的金融服務問題,寧夏較早開展了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試驗,取得了一定成效,走出了一條可持續、廣覆蓋、符合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當地實際的農村金融改革和發展之路,應予認真總結和推廣。”
王歧山副總理2009年6月14日—16日視察寧夏農村金融工作時,強調指出“寧夏在當前這個歷史階段,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不斷加強農村金融的改革與發展,做的很好。”“農村金融工作是篇大文章,寧夏開了個好頭。”
2011年11月10日,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的發展,應該將這類經批準從事專業放貸業務的機構或組織從一般意義的民間借貸主體中分離出來,作為專業放貸人對待。民間借貸是正規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補充,具有制度層面的合法性,各有關部門下一步將致力于推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引導民間資本規范從事資金借貸活動,鼓勵民間借貸規范化、陽光化運作,發展多層次信貸市場,滿足社會多元化融資需求。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把寧夏掌政農村資金物流調劑中心定點掛牌為“北京大學農村金融科研基地”、“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創新基地”、“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學生實踐基地”。
2008年8月以前,寧夏小額貸款機構數量、實際到位資金都相當于全國的總和,小額貸款公司在全國領跑。為解決“三農”和全民創業的融資難題,自治區金融辦積極協調,在全國首創國有商業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民和全民創業者“三點一線貸款直通車”模式,有效配置了金融資源,形成了科技特派員型、招商引資型、教育助學型、婦女創業型、反貧困型和助殘就業型六種模式。
目前,寧夏小額貸款公司已達到122家,所有市、縣(區)目前都至少有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覆蓋面、人均占有率居全國第一,實際到位資金已達72.98億元,累計發放貸款150.5億元。其中,發放三農貸款109.5億元,占總發放貸款額的72.8%,使22.5萬農戶、創業者和中小企業受益,貸款回收率和收息率均達到100%。累計上繳稅金3.8億元,僅小額貸款公司從業人數就達到1600余人。
今年1月,在全國首屆小額信貸機構高峰論壇上,寧夏8家小額貸款公司進入“中國小額信貸機構競爭力100強”或“最具社會責任獎”、“最具發展潛力獎”、“最佳創新貢獻獎”。自治區金融辦主任尹全洲同志被評為2010中國小額信貸“年度人物”。
培育信貸和農村金融市場
小貸公司在培育寧夏農村信貸市場和金融市場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寧夏東方惠民小額信貸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經驗因適應性、可復制性及較好的社會效應,被國內外同行譽為“鹽池模式”。在寧夏金融辦相關人員的陪同下,本報記者走訪了該公司。
踏進寧夏東方惠民小額信貸有限公司,一塊醒目的“厚德親民、兼愛互利”牌匾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看到記者駐足觀看,公司董事長龍治普解釋說:“這就是公司的價值理念,自成立以來,公司始終堅持‘面向三農、關注貧困、微貸惠民’的宗旨,以廣大的農村婦女為主要對象,形成了具有廣泛推廣價值的鹽池模式。”
各項數據是公司發展的最好注腳。截至2011年9月底,公司總資產達到10871萬元,員工44人,其中管理人員8人,協調員6人,社區推廣員(信貸員)30人,貸款余額達10030萬元,參貸客戶8765戶,戶均貸款10366元,累計貸款3.4億元,累計貸款客戶4.27萬人次;涉及2縣16個鄉鎮、115個行政村,426個自然村,成立信貸大組430個,建立農民活動室367個,在7個村設立了社區發展基金。近五年的平均貸款回收率保持在99.99%以上。
寧夏東方惠民小額信貸公司是全國首家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其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6年-1999年), 試驗探索階段。當時涉及的信貸額度雖然只有3萬元,但卻拉開了鹽池小額信貸的序幕。第二個階段(2000年-2008年7月),鹽池小額信貸模式基本框架的形成階段。2000年鹽池縣婦女發展協會(鹽池縣小額信貸服務中心)成立。2007年以來,在自治區金融辦的支持和協調下,通過國家開發銀行寧夏分行以及寧夏農業綜合投資公司的支持,機構得到了快速發展。截至2007年,有效貸款客戶達2906戶,貸款余額為286.15萬元。第三個階段(2008年8月至今),鹽池小額信貸擴展階段。2008年公司改制為寧夏惠民小額信貸有限公司,成為全國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中第一家獲批的、公益資本控股的信貸機構。自此,公司步入了合法、規范、快速的發展軌道。
惠民信貸的發展壯大得益于其三位一體的一站式終生服務模式。龍治普說:“公司是服務的提供者,客戶是我們的服務對象,而一切服務均通過客戶的自組織來實現,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客戶、客戶自組織、公司三方共存的完整的服務鏈,我們稱之為公司、農民、農戶三位一體。”
一站式指的是,公司培養農民培訓師,叫他們下去教農民一些技術知識等服務,盡可能地把農民的需求整合起來,通過多元化的服務來吸引他們。
終生服務指的是,從客戶加入公司服務網絡開始,就成為永遠的客戶。比如農戶最初貸款2000元,過幾年貸款8000元,甚至2萬元,公司也會一直貸給你。最早的客戶到現在都成為了十幾年的老客戶了。
2009年3月,公司在另外一個貧困的回族縣——同心縣注冊成立“同心縣惠民小額信貸中心”,盡管當年公司虧損200余萬,但經過2年多的艱苦努力,小額信貸在同心縣獲得了成功。截至2011年8月底,貸款規模達到1600萬,客戶數量達到2900戶,貸款回收率為100%。
“鹽池模式”在同心縣的成功復制充分證明該模式的推廣價值和可復制性,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成為國內許多小額信貸機構學習借鑒的樣板。
如何防范貸款風險是小額貸款機構面臨的難題。與銀行相比,小貸機構的弱點在于技術上、資金規模上、操作程序上,而銀行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該公司風險防范措施采取的是道德約束與聯保小組的風險控制模式。
具體來說,通過橫向的農戶之間的道德約束來自我識別和選擇客戶確定貸款額度,加入聯保小組才可能貸款。公司推行例會制度,每月都有例會,參會次數達不到6次就失去貸款資格。
縱向的架構是,一個信貸員負責20個自然村,他們一個月要參加20個村子的例會,一個村一天,還要走訪農戶。14號報賬,15號和16號到公司開例會,每月還有2天培訓,這就是一個推廣員一個月的工作量。5個推廣員上面有一個協調員,他的工作就是審核審查下面的工作小組的情況。如果有不還款情況發生,這些人員也要依次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縱向和橫向相互約束,在這種組織架構下,還款率很高,同時也保證了公司的工作效率。對于寧夏東方惠民小額信貸有限公司的未來發展,龍治普充滿信心。其目標是組建中國第一家公益性的、面向農村貧困家庭的鄉村銀行。
反貧困、婦女掃盲與文化生活
以金融反貧困,以金融惠民生,以金融促發展,把金融與反貧困結合起來,這是寧夏金融改革的一大亮點。
寧夏中南部地區是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干旱缺水、交通不便、資源匱乏等原因使這一地區目前仍有100余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有35萬人居住在不適宜人類生存、發展的地方。2011年是寧夏實施35萬生態移民工程的開局之年,到2012年,將有3.31萬戶生態移民實現定居。自治區金融辦主任尹全洲介紹,小額貸款發放將向移民村傾斜,支持移民村小企業和農戶發展優勢特色種養業和其他創業項目。
在寧夏偏遠區縣,農村婦女的生存狀況更差,因此,如何幫助她們擺脫貧困納為小額貸款公司的重要目標和工作。如寧夏鹽池小額信貸服務中心的信貸對象絕大部分為具有生產、經營能力的農村貧困婦女,幫助農村婦女積極創業,脫貧致富。
在實施小額貸款的項目區,婦女的經濟地位、文化生活、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參加小額信貸后,80%文盲組員就開始學習寫字、認字。婦女的思想觀念改變了、婦女的社交活動增多,社交范圍擴大。項目實施過程中組織了各類大型活動45場次,最大一次活動項目區農民1100多人參加,參貸婦女參加率98%。參加小額信貸的婦女中,約有70%的婦女發現自己在家的參與程度高了、在家庭中說話的分量重了,具有了決策權,家庭更加和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