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據寧夏東方惠民小額信貸有限公司董事長龍治普介紹,扶貧微貸以農村婦女為主要貸款對象,支持她們發展養殖業等經營性創收項目。目前,鹽池小額信貸模式已被推廣到寧夏同心縣、紅寺堡區等其他貧困地區,成為寧夏金融扶貧、小項目富民的成功典型。
新華網銀川11月20日電(記者鄭一晗、任瑋)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建立了以“服務三農、關注貧困、低額度、廣覆蓋”為特點的“鹽池小額信貸模式”,為近1.4萬戶貧困農民特別是農村婦女提供了無需抵押、手續便捷的小額擔保貸款,帶動農村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有效破解了縣域經濟發展中突出的貸款難等問題。
鹽池縣花馬池鎮高利烏素村61歲的農家婦女汪樹蓮,從12年前貸款1000元養5只羊起家,到2004年貸款5000元開辦石膏廠,再到如今“身家”已過百萬,成了當地有名的富裕戶,這在十幾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汪樹蓮的脫貧致富,得益于鹽池縣開展的扶貧微貸項目。始于1996年的扶貧微貸項目旨在支持小微企業和農戶融資發展,通過自治區金融辦協調國家開發銀行寧夏分行等進行金融支持,這個項目已發展成為全國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中第一家獲批的、公益資本控股的信貸機構――寧夏東方惠民小額信貸有限公司。
據寧夏惠民小額信貸有限公司董事長龍治普介紹,扶貧微貸以農村婦女為主要貸款對象,支持她們發展養殖業等經營性創收項目。按額度不同,扶貧貸款分為2000元到50000元不等的基礎貸款、發展性貸款和微小企業貸款。貸款以農戶聯保信用為基礎,無需抵押,手續便捷。
2000年春天,寧夏東方惠民小額信貸有限公司的前身“鹽池縣婦女發展協會”到高利烏素村推廣“微貸”,然而,從未貸過款的農民對這一惠民金融項目并不認可,項目推進遭遇困難,第一批放貸時近百戶人家只有12戶參貸。
汪樹蓮回憶說,當時的村支書擔心村里人還不上款,勸推廣貸款的業務員不要浪費時間,村民也普遍不支持婦女貸款。但是,以汪樹蓮為代表的一批創業婦女通過貸款種蔬菜、搞養殖、辦廠子,錢包一天天鼓了起來。她們的成功讓村民看到了盼頭,到第三批放款時,村里全部農戶都貸了款。截至今年9月底,鹽池縣已累計發放扶貧微貸款1.27億元,累計支持農戶1.36萬戶,戶均貸款額1.3萬元,農戶年均增收達5000元以上。
通過貸款創業實現脫貧致富,使農村貧困婦女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得到明顯提升。2005年以來,當地有18名婦女先后獲得了“全球微型創業獎”。2010年,獲得全球小額信貸微型企業家年度社會影響獎的汪樹蓮走出山溝,受邀前往法國盧浮宮參加了頒獎典禮。
國家開發銀行寧夏分行客戶三處處長梁文說,鹽池小額信貸模式以促進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為目標,有效解決了“三農”中的發展問題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難等問題。因貸款手續簡便、放款時效性強、利率機制浮動靈活等優點,小額信貸模式有效緩解了當前縣域金融“貧血”以及由此引發的民間非法借貸問題,為農村貸款困難群體開辟了一條信貸綠色通道。
目前,鹽池小額信貸模式已被推廣到寧夏同心縣、紅寺堡區等其他貧困地區,成為寧夏金融扶貧、小項目富民的成功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