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銀川12月7日電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貧困地區縣域經濟發展面臨著“貸款難”及由此引發的民間非法借貸等問題。近年來,國家開發銀行寧夏分行為支持寧夏鹽池縣等貧困縣區小微企業及農戶融資發展,建立了以“服務三農、關注貧困、低額度、廣覆蓋”為特點的“鹽池小額信貸模式”,為貧困農民特別是農村婦女提供了無需抵押、手續便捷的小額擔保貸款,支持貧困農村發展生產,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以金融的辦法有效解決了“三農”問題。
——“扶貧微貸”助農致富
鹽池縣花馬池鎮高利烏素村61歲的貧困農家婦女汪樹蓮從12年前貸款1000元養5只羊起家,到2004年貸款5000元開辦石膏廠,再到如今“身家”已過百萬,成了當地有名的富裕戶。
汪樹蓮的脫貧致富,得益于當地開展的扶貧微貸項目。始于1996年的扶貧微貸項目是參照孟加拉鄉村銀行模式(GB模式),結合當地農戶信貸需求設計的,成立專門的社團機構——鹽池縣婦女發展協會(鹽池縣小額信貸服務中心)進行項目管理,旨在支持小微企業和農戶融資發展。近年來,通過自治區金融辦協調國家開發銀行寧夏分行以及寧夏農業綜合投資公司的支持,該機構已發展成為全國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中首家獲批的、公益資本控股的信貸機構——寧夏東方惠民小額信貸有限公司。
據寧夏東方惠民小額信貸有限公司董事長龍治普介紹,扶貧微貸以農村婦女為主要貸款對象,支持她們發展養殖業等經營性創收項目。按額度和申貸農戶信用等級,扶貧貸款分為2000元到50000元不等的基礎貸款、發展性貸款和微小企業貸款。貸款以農戶聯保信用為基礎,無需抵押,手續便捷。
2000年,“鹽池縣婦女發展協會”初到高利烏素村推廣貸款項目遭遇困難,第一批放貸時近百戶人家只有12戶參貸。汪樹蓮說,當時的村支書擔心村里人還不上款,勸推廣貸款的業務員不要浪費時間,村民也普遍不支持婦女貸款。但是,以汪樹蓮為代表的一批創業婦女通過種蔬菜、搞養殖、辦廠子,錢包鼓了起來,她們的成功讓村民看到了盼頭,到第三批放款時,村里全部農戶都貸了款。
截至今年9月底,鹽池縣已累計發放扶貧微貸款1.27億元,參貸客戶7794戶,戶均貸款1.6萬元,累計貸款客戶4.28萬人次,涉及2縣17個鄉鎮、113個行政村,355個自然村。據統計,參貸農戶年均增收達5000元以上,參貸3年的家庭,收入平均增長超過73%。
——無抵押貸款配套“雙保險”風險防控體系
國家開發銀行寧夏分行客戶三處處長梁文說,“鹽池小額信貸模式”是一種無需抵押的貸款方式,充分利用“熟人機制”進行信貸風險防范,較好地破解了貧困農戶在完全沒有資產抵押的現實條件下獲取貸款這一難題。
同時,為了確保貸款質量,提高資金回收率,扶貧微貸模式建立起“雙保險”的風險防控體系。通過在每個自然村建立村組,即由農戶自愿組成5人聯保小組,由若干個聯保小組以自然村為單位組成信貸村組,將貧困申貸農戶納入信貸村組的組織管理體系。在村組內,借款農戶需參加村級各項活動,成為互保聯合體,從而形成“銀行-惠民公司-協調員-推廣員-信貸村組-信貸小組-農戶”高度社會化的組織鏈條。
據龍治普介紹,這種組織結構發揮的作用一是連帶擔保;二是通過信貸小組內部識別增加貸款客戶及貸款額度選擇的準確性;三是提高效率,通過農民組織的運作減少推廣員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四是利用“一人拖欠,全村停貸”的組織內部團體道德壓力增加還款保障,提高資金的回收率。
梁文說,“雙保險”的風險防控體系第一層是通過信貸小組成員間及信貸小組間的互保方式,由信貸村組每月召開一次例會,農戶從得到貸款的次月起在每次村組會議上,須按基礎貸款額的1%在小額信貸公司存入風險保證金,同時將推廣員等的利益與貸款風險掛鉤,每人按管理貸款額度的不同,繳納相應的股金,建立獎懲機制;第二層是通過小額貸款公司保證的方式,根據貸款額度存入10%的風險補償金并承擔貸款的最終全部損失,對風險進行了有效防控,近5年平均貸款回收率均達99.99%以上。
——“小貸款”做“大文章” 樹立金融扶貧樣板
“鹽池小額信貸模式”以促進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為目標,為農村貸款困難群體開辟了一條信貸綠色通道。以金融的辦法有效解決了“三農”中關鍵的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問題以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等問題,實現了基層金融業務發展和高社會效益等多贏目標。
第一,多舉措助民增收,提高農戶發展致富能力。扶貧要“輸血”,更要靠“造血”。為了提高貸款農戶的自我發展能力,鹽池縣扶貧微貸模式依托信貸村組為載體,貸款推廣員利用每周、月的村組信貸例會和走訪農戶,收集整理貸款需求,并據此組織一些集中、系統的技術培訓和服務。同時,在有條件的村子,小額信貸公司支持成立便民農資合作社或者專業協會,增加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指導農戶提高創業項目的成功率,發展更多經營項目。
第二,扶貧微貸模式還加強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探索積累了農村基層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在依托信貸村組開展信貸業務的同時,在農村廣泛開展了文化掃盲、技能培訓、文藝表演、政策宣講等系列活動,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基層文化組織的凝聚力。目前,以扶貧微貸為載體的小額信貸村組已成為當地最為活躍的農民自發組織,由惠民公司發起組織的“農村農民系列文化活動”成為鹽池縣鄉村農民文化活動的品牌。
第三,通過貸款創業實現脫貧致富,農村貧困婦女的經濟和社會地位也得到明顯提升。據悉,2005年以來,當地有18名婦女先后獲得了“全球微型創業獎”。2010年,獲得全球小額信貸微型企業家年度社會影響獎的汪樹蓮走出山溝,受邀前往法國參加了頒獎典禮。
第四,有效遏制了農村非法借貸現象。小額信貸具有貸款手續簡便、放款時效性強、利率機制浮動靈活等優點,并且小額信貸公司嚴格執行最高不超過央行基準利率4倍的規定,與農村信用社的利率水平大體相當,遠低于民間高利貸。因此,小額信貸可以引導民間資本規范回流,有效破解農民“貸款難”和由此引發的民間非法借貸問題。
目前,鹽池小額信貸模式已被推廣到寧夏同心縣、紅寺堡區等其他貧困地區,成為寧夏金融扶貧、小項目富民的成功典型。龍治普說,小額信貸模式發展的目標是通過整合來自政府、非營利部門、企業的資源,組建中國第一家公益性的、面向農村貧困家庭的鄉村銀行。計劃到2014年將小額信貸業務擴展到寧夏南部山區的其他區縣,實現更大范圍的農村金融普惠,并為我國貧困農村的金融服務創新提供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