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和農信主辦、寧夏惠民小額信貸有限責任公司合辦的“尋根,中國小額信貸的力量”暨“微聚2014”第四期的活動以“小徑變通途——小額信貸市場化運作之路”為主題,在寧夏鹽池縣舉行。
據最新的數字統計,截至2014年6月底,中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394家,貸款余額8811億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初的NGO小額信貸機構卻大量萎縮,至今仍在有效運轉的不超過30家。但自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出現第一家小額信貸機構以來,最多時全國有300多家小額信貸機構。在當時,這些小額信貸機構幾乎都是以社團組織(NGO)的形式存在,扶貧成效很好,但機構的可持續發展卻困難重重。
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與寧夏惠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扶貧小額信貸機構中由NGO轉型成功后發展比較迅速的典型代表,兩位實際操作過小額信貸轉型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負責人深度對話,以切身體會解析中國小額信貸的轉型之路,以期為國內的小額信貸機構的轉型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在關于機構轉型的對話中,寧夏惠民董事長龍治普介紹說,每年組織村級選拔,會有趣味運動會、技能比賽、刺繡編織以及科技競賽等等活動,這些活動從利他的角度考慮,我們做的是一種社會事業,但是從利己的角度來說,增加了小額信貸組織的凝聚力,降低了公司成本和風險。
中和農信總經理劉冬文則從國際小額信貸發展軌跡來談轉型的重要性,他表示,現在發展比較好的,都經歷過市場化轉型這一過程。為了擴大機構的覆蓋規模、實現商業可持續,很多小額信貸機構都開始進行市場化轉型,轉型之后,不但能夠提高風險管理水準,留住人才,還能提高機構生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