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人眼中,康合麥是個“攢勁”女人,她走路風風火火,做事也風風火火。
8月15日,在吳忠市紅寺堡區南源村的一個農家小院,6頭牛犢和6頭育肥肉牛臥在圈里反芻,兩只毛色鮮亮的山羊正在低頭吃草,雞圈里的大蘆花公雞,一聲聲啼鳴,愈顯鄉村的寧靜。
推開屋門,康合麥的三女兒馬澤花正在復習功課,馬澤花說,媽媽一大早就去鎮上賣牛了,還沒有回來,馬澤花擺上炕桌,端上油香、西瓜招待來客。
近午時分,一輛電動三蹦子從鄉道上快速駛來,穩穩地停在院子中間,康合麥掀開門簾走進來,風塵仆仆的臉上堆滿笑容。
康合麥說,十多年前,他們一家5口從羅山坡王大灣村移民至紅寺堡地勢平緩地帶,結束了靠天吃飯的日子,種上了水澆田。當時他們一家人居住在政府扶貧的兩間屋子里,丈夫外出打工,自己侍弄家里的15畝水地,供養3個孩子上學,一家人的生活非常清苦。后來,他在院子里建起了羊圈,買了幾只肉羊進行育肥,補貼家用。
2014年,她從寧夏東方惠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貸款5000元,買進20只羊羔子進行育肥,羊羔育肥出欄后,她凈賺5000多元。由于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她的貸款額度逐年增加,如今她貸款養牛,每年出欄五六頭肉牛,毛利潤超過5萬元。
康合麥說,今天早晨賣掉的肉牛,育肥9個月,毛利潤1.2萬元。年底還有6頭肉牛將要出欄,每頭牛的毛利潤都超過1萬元。
談及幾年來的生活變化,康合麥感慨地說,老百姓的好日子,都是苦出來的,她家除了養牛養羊,今年還種了10畝苜蓿、18畝油葵和80畝玉米,每天都忙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天麻麻亮她就起床給牛添草掃糞,還要操心家里的100多畝莊稼,如今家里的房子也翻修了,大女兒上了大學,兒子在外務工,一家人的生活平淡而幸福。
(劉秉銀 李仲元 胡天福 金義蘭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