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8歲的張國福是寧夏吳忠市鹽池縣花馬池鎮四墩子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因患有腰椎間盤突出,他無法外出打工,想擴大養羊規模又缺乏資金。去年4月,張國福用國開行寧夏分行的10萬元產業扶貧貸款將養羊規模擴大到300多只,年收入超過10萬元。
“我不能干重活,家里老人要照顧、孩子在上學,以前別說攢錢了,還欠了不少賬。今年還完款后我打算再貸一些,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張國福說。
據國開行寧夏分行駐吳忠市扶貧金融專員李騰介紹,近年來,國開行寧夏分行全力支持寧夏實施脫貧攻堅戰略,并重點在吳忠市的鹽池縣、紅寺堡區、同心縣三個貧困縣推進產業扶貧,通過引入金融活水,支持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主體發展特色種養業。
2018年,國開行寧夏分行在吳忠市發放產業扶貧貸款4.67億元,帶動3611名貧困人口脫貧。截至去年底,國開行寧夏分行累計為吳忠市發放產業扶貧貸款6.7億元,支持貧困農戶4.5萬戶。
為加大金融扶貧力度,覆蓋更多農戶和農業企業,國開行寧夏分行推行產業扶貧統貸模式,管理平臺主要由地方政府牽頭組建,統貸平臺和擔保平臺大多為當地國有企業,信用協會則由企業、合作社等用款人自發成立,切實讓每筆資金用于產業扶貧。
除了貧困戶,國開行產業扶貧貸款還服務于一般農戶、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并且執行基準利率,有效降低了融資成本。在貸款額度上,單個建檔立卡戶最高貸款額度可達30萬元,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最高可達300萬元。
去年,吳忠市紅寺堡區新莊集鄉柳樹臺村村民吳天云的養牛規模從原來的30多頭擴大到將近100頭,這樣的好年景,與國開行寧夏分行的支持密不可分。吳天云告訴記者,養牛之初,因沒有抵押物,貸款難而且額度也小。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在擔保公司的擔保下他去年用28萬元貸款購進30多頭母牛,當年產下30多頭牛犢,加上牛肉價格持續上漲,收益非常可觀。
農業企業因投資大、風險高、缺乏抵押物,一直以來面臨融資貴、融資難的問題。近年來,國開行寧夏分行加大了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產業扶貧貸款解了部分農業企業的燃眉之急。
寧夏索米亞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營亞麻籽油和胡麻油,每年帶動近20戶貧困戶增收。公司生產旺季主要集中在冬季,對現金流需求較大,因缺乏抵押物,公司總經理馬振國以前用房產抵押才從商業銀行貸得100萬元。2017年年底,國開行寧夏分行的300萬元貸款為企業注入了發展活力,企業年銷售額從2017年的1500萬元增長到2018年的2100萬元。馬振國感慨道,這些貸款就像“及時雨”,貸款利率低、放款快,希望這樣的支持能多一些。
紅寺堡區紅興擔保有限公司是紅寺堡區的擔保平臺,據公司總經理滕國軍介紹,目前,國開行寧夏分行累計向紅寺堡區發放產業扶貧貸款2.46億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占比為54.6%,其余貸款則流向了一般農戶和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并且擔保費費率較低,這對貧困地區扶貧產業的發展有很強的助推作用。
此外,國開行寧夏分行還與小貸公司合作,探索在貧困地區農村推進普惠金融。國開行寧夏分行以貸款“批發”的形式累計為寧夏東方惠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入資金15億元,小額貸款公司負責客戶的拓展、管理、服務、風險管控,切實解決貧困地區農村的小額信貸需求,“鹽池縣惠民微貸”成為寧夏貧困地區普惠金融的“探路人”。
寧夏東方惠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龍治普說,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公司目前服務于寧夏8個貧困縣的2.2萬多戶農戶,貸款余額達4.9億元,企業還通過“熟人圈”在農村建設信用體系,培養農民的誠信意識。
吳忠市農牧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大,下一步要著重解決草畜等特色產業規模上不去、深加工水平低的問題。國開行寧夏分行將加強與吳忠市合作,進一步完善產業扶貧統貸模式,支持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貧困戶等主體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在繼續放大對既有縣區支持力度的同時,不斷拓展業務范圍,持續為貧困地區產業扶貧引入金融“活水”。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 許晉豫 銀川報道)
|